来了,说:“叫萧秀莲!”
王锦锦和蓝烟顿时脸色垮掉。
那郭大婶感慨:“嘿呀,这么厉害的娃子,竟然取个女孩儿名字。”
另一个大婶说:“这哪知道呢,听说这萧秀莲可立大功了,在军营里起码也要封个百夫长千夫丈吧。”
“那可真给他家里人长脸啦。”
“可不是嘛。”
两个大婶聊的渐渐扯远了,王锦锦也没有心情再吃下去,两人起身在街头闲逛,蓝烟明显察觉到王锦锦心情低落。
她迟疑的问:“姑娘是在担心四公子吗?”
王锦锦叹了口气:“我能不关心他吗?自从娘亲死后,我惦念的人,也只有他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他过的怎样,在军中好不好……我也不奢求他像那个萧秀莲建功立业,只要他平平安安回来就行了。”
蓝烟不忍心泼她冷水,但还是说道:“四公子那个脾气你不是你不知,他既然选择从军,又怎会甘心碌碌无为。”
“……是啊。”
两人正好走到一家代写书信的摊子跟前,坐镇的是个穷酸秀才,王锦锦眼前一亮,问他:“写了书信能代寄代收吗?”
秀才“嗯”了一声,递上笔墨纸砚:“给银子就行,代写五个铜板,代寄五十铜板,代寄代收一贯。”
这价格也不贵,王锦锦当即便挥墨给萧秋年写了一封。
她迟疑再三,还是没有给萧秋年说刘氏已死的事情,只写了自己因为学医来兰州永昌了,但字里行间,总是忍不住向他吐露思念之情,以及对现下生活的无奈,虽然只有寥寥两三句,但王锦锦却委屈的不行,写一封信的功夫,眼眶红了三次……她怕萧秋年看出来自己情绪不对,避免他担心,就又用高兴的语气写自己拜了神医戚古为师,末了让他照顾好身体云云。
将信用火漆封好,拿出银子递给秀才,说:“寄到凤阳关的军营。”
秀才看了眼她信封上的字,态度好了些:“没想到你这小丫头字写的还不错啊。”
王锦锦笑了笑,自然而然的说:“我四哥教的。”
秀才接过信,指了指桌边的一大摞信封:“这些也都是寄去凤阳关的书信,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从来只见寄去的多,寄回来的少,小姑娘,话说在前头,你这封信,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回音。”
王锦锦心下一沉,但还是点了点头。
“如果元宵节后还没有回信,你就不用等了。”
秀才将她的信和那一摞放在一起,随即感慨的吟哦:“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锦锦和蓝烟走远,还听到秀才吟诗的声音,她心思沉闷的说:“希望这场仗能快些打完,家人得以团聚,国家得以安生。”
在永昌镇置办完了年货,王锦锦和蓝烟又玩了半日,住在客栈,次日天不亮就背上东西回岗什卡峰。
上山走了一天一夜,冒着风雪回来,戚古正在睡大觉。
睡醒见了两人,迎上前来大喜:“哎呀,有徒儿真是好,师父今年都轻松多了。”
王锦锦翻了个白眼。
戚古又去帮蓝烟提东西:“腊肠好啊,为师最爱吃腊肠了,蓝丫头,回头蒸一锅米饭用腊肠铺了,撒些香葱,蒜油……嗯,美味美味。”
蓝烟也翻了个白眼。
虽然戚古“为老不尊”,但也不是冷漠之人,当晚便悉心熬了一锅暖身的参姜汤给二人端去,三人虽然怎么看都不容易相处,却又偏偏极其和谐的过了下去。
今年除夕,是王锦锦第一次在京城以外的地方过年。
蓝烟放了一串鞭炮,便捂着耳朵跑到王锦锦跟前,和她一起仰头看天上的星云。
王锦锦眨了眨湿漉漉的眼睛,说:“去年除夕,娘亲给我织了一条围巾,上面还绣的有海棠花……”
“五姑娘……”蓝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但下一秒王锦锦就笑了起来,指着天空说:“蓝烟,快看,有流星!快快,快许愿!”
说完,忙闭上眼双手合十的低声祈祷。
蓝烟没反应过来,于是也傻傻的学王锦锦的样子许愿。
戚古端着一盆饺子从厨房里走出来,看着两个丫头片子,忍不住露出一个微笑。
但想到开春他就要离开,笑容便僵硬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