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有着“山存则城存,山失则城失。”的称号,虽然在冷兵器时代这个山作用没有特别大。
但是居高临下,总是有一定优势。
然后围着襄樊城也挖了三圈。
特别是西边。
李佑更是不计成本,挖了五圈。
然后布置了大量的鹿砦拒马与陷阱。
这是因为襄州城东、城北、城西北三面有汉水环抱。
城南、城西南诸山环绕,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仅城西有一条长约4千米的狭长走廊。
十分平坦。
便于骑兵机动。
李佑划时代使用了堑壕战术。
这种战术在一战中成名。
是步兵的地狱。
尽管没有机枪叠加的效果。
但是对付抛射性武器有奇效。
不出李佑预料,唐军工匠学会了回回炮。
这次南下评叛。
唐军大量制作。
而战壕对对付这种玩意儿真的堪称克星。
有人会想,要是唐军又学走了,怎么办?
都这时候了,可拉倒吧。
走一步算一步。
说起来这战壕还是喜欢打呆战的曾国藩发明的。
这就是所谓的结硬阵。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
简单说来,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
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
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太平军几十万人。
也不要怀疑冷兵器时代不能用战壕的威力,曾国藩当时装备的热武器也是很少的。
可是不妨自行脑补一下画面,当拿长矛的李佑军。
自己跳到战壕里头。
如果唐军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用石头砸。
画面太美。
这不是送死吗?
当然有办法。
立体防御。
首先大量使用弩。
让他们采取三段式交替攻击的战术。
形成火力优势。
用以远距离射击。
再在战壕内辅以长枪兵和盾兵。
平时用于从城内运送物资。
唐军冲锋到战壕附近。
便用于近战反冲锋。
接着大量砍伐树木,削尖后充当铁丝网的作用。
接着在战壕在布置陷阱。
形成以“回回炮加弩机加重甲步兵加陷阱”的立体防御。
大大的增强了战略纵深。
这让整个襄樊两城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时间尘土飞扬。
让襄州的空气质量都下降了几个档次。
最后考虑的就是粮食问题了。
守城也不是短时间的问题,几十万人的吃喝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不然一直围而不打。
也够李佑军喝一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