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健硕挺直的身躯耸立在马背上,目视着邯郸的方向,多年的沙场征战,在他的面容上刻画出刚毅和沧桑。经历过咸阳保卫战、平定嫪毐等战役的磨砺,王翦已经成长为始皇帝最信任的秦军统帅,替始皇帝排解忧患,他责无旁贷。
跟李牧对抗,是王翦对神话的挑战,打败李牧,他才能书写新的神话。英雄是战火熏陶的符号,王翦需要策马扬鞭,为江山而战,挥舞饮血的长剑,用斑驳的战甲见证秦国的荣誉。
行军的战马在旷野中哀鸣,声嘶力竭,不堪杀戮前的重负。猎猎风骤起,王翦的眼神尖锐并且淡定,与李牧对决,将是他人生中最华彩翩然的一战,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还是魂归坟冢,都是英雄无悔的选择。
用现在人的眼光,王翦同李牧这两位名将的一战必定惊天地、泣鬼神,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希望,历史却不叫我们如愿。王翦期盼的悲壮之战没有如约而至,他在赵国看到了一幕最不合时宜的人间喜剧。
秦国一贯的作战思路是发兵两路,目的是让敌军两头不得兼顾。虽然屡屡吃亏,奈何死不悔改,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秦军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这次攻赵完全克隆了上次的进攻方式,南北对攻,牵制赵国的兵力部署。北路大军由王剪率领,出上党、过井阱、翻太行以击赵国,南路大军由杨瑞和统领,驱河内之兵,渡漳水直插赵国腹地。
秦、赵实力对比悬殊,本应一边倒的战局却出现了僵持。李牧的应战之策让秦军有劲使不出,他责令善于守城的赵将司马尚依托赵长城之险,以拒南路秦军。长城乃敌胡虏而筑,城坚池厚,区区杨瑞和一介无明之将,挑战长城对他来说难度有点高。
李牧同王翦的对抗,延续着他一贯的稳健作风。和击溃桓齮之战如出一辙,筑营设垒,坚守不出。李牧要守株待兔、静观其变,果不出他所料,战局再生变化,没想到却是后院失火、祸起萧墙。
秦军在前线拼杀,始皇帝在咸阳也没有闲着。他深知李牧是有名的钉子户,让李牧挪窝是赵国基建改造工程最艰难的环节。眼看秦军强攻数月却不得寸功,他整日和李斯、尉缭商讨破赵良策,急得团团转,可是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又出版过兵法书,就连他都黔驴技穷,可见李牧之难缠。
始皇帝情急之下,仰天高呼:“恨不范相尚在,或有急谋”。
正在阎罗殿侍奉秦昭襄王的范睢猛地打了个喷嚏,感激涕零,难得秦国还有人记得他。始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起了满肚子坏水的范睢,当年他用流言蜚语迫使赵成王临阵换帅,调走老将廉颇,招致赵国长平之败。范睢虽然在迫害白起的事情上是不厚道,但是秦昭襄王有需,他都能想出应对之法,所以始皇帝在这个时候,怀念起范睢来。
始皇帝无奈的感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尉缭毕竟是兵法大家,想到范睢马上茅塞顿开:“托大王鸿福,老臣不才,终于想出了却李牧之计”。
始皇帝喜形于色:“国尉速速道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