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8、报得三春晖(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评电视剧还要严苛。

    作者当即傻了,差点怀疑人生。

    不怪孙贤等人鸡蛋里挑骨头,小说写刘娥抢了李宸妃的儿子这才晋升皇后垂帘听政,在当下实在敏感——如今还没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但是宋仁宗的身世早在元朝就搬上了历史舞台。既然是有名的典故,翰林们还真的不陌生,也知道是宋真宗默许的,如果只写到抢儿子,也没什么,正好隐射一下孙贵妃;但是写到真宗去世太后垂帘听政,那就要小心了,如今民间已经隐隐有声音说皇帝不是太后亲生的了。

    记述李唐开国的《说唐》也得到了这样的待遇。明朝文人挖掘历史、记述历史的视野格局与清朝文人差不多,甚至想得到朝廷的认可,少了很多民间故事,大体的情节脉络都是按照史料来的,充其量写某某是星宿转世,都无关紧要;不过文人写的,自然就体现了某种文人的审美和倾向。

    汪舜华忍不住吐槽:“这个凡事只会哭的泪包是李世民?”——二凤是爱哭,但人家不是大哭当前束手无策的抱头痛哭好吗?

    得,后面不用看了,不知道是不是又把程咬金写成混世魔王,给苏定方涂了个大白脸:“你写的是李世民还是刘备?如果李世民真的只会哭,那李家天下是怎么得来的?真以为能哭出一个江山?要不你哭一个给我看看?——他要真是这样怂包,还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下面的会服他?因为他哥不如他能哭?”

    作者陆仁是个不得志的小文人,没见过这种阵仗,磕磕绊绊的说:“明君圣主,自当垂裳而治;这些冲锋陷阵的事,自由武夫去。”

    “那你写会哭的皇帝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借李世民的名头?”

    陆仁有点说不出话,好歹李贤替他解释:“当年太后曾劝谏隐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唐太宗乃是千古名君,也是后代帝王仿效的榜样,弱化他的武功,也是为了帝王学习他的文治。”

    明白了,合着是怕后代皇帝画虎类犬,学唐太宗冲锋陷阵结果成了隐帝全军覆没再来一回北京保卫战,所以告诉他们,唐太宗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能纳谏,所以你只要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听我们的话,别处去兴风作浪,就能做明君啦!

    汪舜华摇头:“不是一回事。隐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本不谙军旅,又偏信王振,所以我要劝谏他出征;否则,别说他有李世民的本事,就是凡事能和张辅、朱能等商量而行,也绝不至此。”

    涉及到前朝的明君都会严审,如果敢在本朝演义里胡乱编排历代先帝或者重臣,呵呵。

    这还真不是杞人忧天,已经有人这样写了,不过没那么明显。称颂懿文太子贤德没事审个案保个媒劝一下皇帝没啥,谁让人家真的天人归心只是短命呢;但把故事背景放在建文、正统时期,称颂那时候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主角团烈火烹油、安享富贵,然后风云变幻,家破人亡。

    这样的春秋笔法,看不出才叫见鬼!

    汪舜华冷笑,还好时间隔得不算久,前些年又大力宣传过,否则说不定真要让人带跑了。

    历史考据太麻烦,一般民间文人没那么多时间和机会接触史料,大体上能按照历史脉络就不错了;怎么办?

    ——还有现实题材!李莹就是这样火的。

    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当前面有人已经走出一条路的时候,自然会有无数人跟着走。《贞节牌坊》之后,就有无数反映寡妇题材的作品反映出来。文人们怀着或是想解决问题、或是猎奇的心理,用或是写实、或是夸张的笔触,来描摹这群人的生存状态。不管是为了迎合上意,还是单纯的制造矛盾冲突,寡妇乃至妇女群体的生存环境就这样暴露在大众视野中。一边是血淋淋、凄惨惨的现实,一边是老夫子冠冕堂皇的训斥,对比鲜明,拷问人心。

    不管怎样,这些作品为妇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但是现实主义题材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因为历史也好、神话也罢,只要故事精彩,也没有太多人去考究;反而是现在的生活,一旦失真,马上就会被人戳穿。因此,想在书斋里坐着编出好故事基本等于痴人说梦,必须走出去,至少了解一下最新的政策,否则不管是讽喻还是奉承,都不在点上,被反讽一顿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你要是编一些从前钟鸣鼎食,改革后日子萧条甚至骨肉离散的,你敢呈上去吗?

    但还有现成的途径——邸报,那里会刊登重要的案件,可以参考;当然为了过审或者满足群众大团圆的心理,往往最后会让钦差至少是清官出来收场。

    朝廷对这种“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公案小说也很支持。汪舜华觉得可以收到普法的效果,朝臣则认为唱响了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弘扬了忠君报国的正能量——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最有名的办案清官肯定是包公,从宋元以来就有不少传说,明朝开始大量涌现。读书人自然很容易想到他,书生安时泰就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编撰成《包公案》。

    汪舜华亲自审了,还不错,树立了一个秉公执法、清正廉明的典型,宣扬了忠君思想,也有不少揭露土豪劣绅的狠毒凶残、反映封建礼教的篇章,当然作者的立场不一定是控诉,于是吩咐安时泰:“书写的不坏,可以再完善一下。把那些因果报应、鬼神梦兆的删了,还有那些诲淫诲盗的、荒诞不羁的,都不要留着,拉低了品格。就好好写包公是怎么抽丝剥茧查清案情、又如何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就成。”

    甚至给赵官家涂个大白脸也可以——省得你们总是拿赵家厚待读书人来膈应我!

    转头吩咐孙贤:“等他改完了,你再好好审核把关,没有问题报给我,就给他授官。”

    安时泰大喜,慌忙磕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公案小说戏曲一时风靡市井坊间;很快有了升级版本——侠义小说,最早从说书人石开山开始的,还是以包公打头,漂泊江湖、行侠仗义的侠客感念清官的恩义,护卫左右。

    这类题材极受百姓欢迎,锦衣卫汇报:“每次演出,观众都是爆满,欢声雷动。”

    当然要欢呼了,由清官统率侠客,一起铲霸诛恶、扶危济困,中间各种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最后光明战胜了黑暗,正义战胜了邪恶,大家当然喜闻乐见。

    朝臣也给与了肯定,程信就称赞:“这等鼓吹休明、弘扬圣德的话本,正该表彰。”

    难怪《三侠五义》一再翻拍,果然有群众基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