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很多年前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一个挑着一堆烂铁走村串户去补锅的广东人走到这个偏僻如秃枝头似的山村,看着漫天的电闪雷鸣,疲惫不堪的广东人,不得不求一户人家投宿。
男人已经坚持走了十八天,从广东出发,边走边拾废铁,实在太累了,就在途中山间崎岖的小山道打个盹。他离乡背井以补锅为生,在敲敲打打中维持生存。然而,那一夜,看着天上滚下的倾盆大雨,男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的透支,始终支撑他的那个摆脱贫穷的念头被天公的不作美折磨得荡然无存。男人心理很清楚,被这样无情的大雨泼上一夜,即使不立刻死去,他也不会有力量再回到广东老家。
小小的山村排着八个土豆样的矮屋,男人开始一家家的摸,很轻很轻的扣门,都是腐朽松软的木门,男人不敢将身上维存的那点力气集中在手指尖上,他怕稍微使劲一下门就会散掉。不知道是因为力气太轻了土豆屋里的人听不到,还是村里的人习惯在夜晚将自家的门关死,男人每敲一家,都屏住呼吸将脸紧紧的贴在朽木上,深寂的夜里,风声,雨声,还夹杂着手轻击木门掉下来的木渣声,却听不到关于人的一点点声音。
男人绝望了,他卸下肩上的担子,把他宝贝似的的废铜烂铁一块块地捡出来,整齐的摆放到路边,然后他就坐在地上,任大雨的肆虐。泪水,汗水,雨水在这个曾一度坚强的汉子脸上奔波。因为想到了死,所以男人忘记了雨水的冰冷。
雨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越来越猛烈,男人的意识开始模糊,很久,老母亲那长满茧子苍老的手,妻子黝黑辛苦的脸,还有五岁的女儿蹦蹦跳跳的天真摸样在逐渐逝去的记忆中一点点鲜活起来,男人努力地睁开眼睛,告诉自己,要活,要活下去。活的信念指使着他爬、爬起来,一步步挪向最后一家——只没去敲过的第八家木门。
这一次,男人用尽全身的力气“砰!砰!砰!”男人想让这敲门声压过哗哗的雨声。门瑟瑟的闪出一条缝,踱出了一张恐慌又失措的女人的脸。他扶着门框颤颤地说:“行行好,让我在你家住一夜吧,我快不行了。”女人破碎的脸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是寡妇,对方又是个陌生人。寡妇碾着嘴唇犹豫着:“你你到别家去吧,我”广东人认命地刚一转身,就重重地砸倒在门槛上。
寡妇愣愣地迟疑了一分钟,喊过她幼小的儿子,吃力地把广东人搀拖着进屋,熬了一碗姜汤,扒开他的嘴灌下去。接着寡妇翻出压在箱底她丈夫生前穿的衣服,让还稚气的儿子笨手笨脚地给广东人换上。那时候米少,寡妇和儿子一直煮粥喝,但在当时,寡妇却立即蒸了两大碗白米饭给广东人吃。晚上没地方睡,寡妇抱着8岁的儿子蜷缩在板凳上过夜,把床让给了广东人。
夜里,广东人发起高烧。天蒙蒙亮,寡妇就奔出去寻医问药,为他治病。广东人体质好,调养了几日,就好了。这几日里,寡妇坚持让广东人睡在床上,寡妇说,他走后,她们娘俩可以睡个够,总是要比他走的千山万水好受得多。
离开这个柴屋的时候,广东人知道了寡妇的儿子叫明子,在离这个村二十里的一个小镇上读小学一年级。
这个村很穷,寡妇家更穷,每逢阴天下雨或者是儿童节的时候,和明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