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觉醒后,此种美便变得了充满夸张、隐喻、梦幻而再后来的发展又变得了丰富、完善、精致、严密最后又变成了现实、僵硬、古板、过于规约、固定模式化、纯抽象化以艺术之美去考察,人类对艺术之美的创作便是在对人类心灵颤动的理解感受后的反映和表述。艺术之美跟随心灵的颤动也如此地经过了一个美的领悟和表现的存在过程。人类心灵的颤动也即是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追求和谐、完美和统一关系是人类必然追求美的原因。
早晨朝阳之美与日暮夕阳之美一样的美!只是早晨朝阳之美能给予我们希望,而日暮夕阳却给予我们感伤!希望之美和感伤之美一样的美。
美超脱我们的心理与情绪。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一般都不会带着个人好恶的感情去作美与不美的判断,而只凭自己心理情绪状态去欣赏艺术品的人也谈不上他对美会有什么理解认识!
我们的心理与情绪表现是由各意识流之间的接洽或冲突关系引起的矛盾调和反映,或各个意识层面之间垂直向下或垂直向上接洽或冲突关系引起的思想活动。而思想则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指思维活动的总称。由心理及情绪的反应可引出对美的欣赏和鉴赏活动,但是总超出于自己心理及情绪的影响作用,反而是由于对艺术作品或对美的欣赏或鉴赏活动引起调节自己心理及情绪的作用。
一个仇视老鼠的人会对画上的猫特别感兴趣,但决不会引起他面对画上的老鼠时影响了其对美的欣赏和鉴赏。当然这种仇视关系会影响其好恶感情,在显我层面会根据本我的情愿认为猫比老鼠美!他会判断一个高明画家的猫比另一个高明画家的老鼠美,但他不能无视画面上的艺术性,拿一个未流画家画的猫去跟一个高明画家的老鼠相比较,他便不得不顺服于内心对美的感受,决不会再认为猫会比老鼠美!如若对老鼠的艺术美的欣赏打动了他爱美之心,那么很可能便会影响他以后再对老鼠的仇视态度。我们说美来自现实又超越实在便是这个原因,对美的欣赏和鉴赏活动总是超脱于现实的关系。我们平常的心理活动能为我们自我感知的都仅是来自显我层面的意识,是直接来自现事实的刺激,而对美的感受在更多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灵深处,是来自潜我层面,这是深层次的美。有些人对美的欣赏只停留在了表象感觉上,但绝大多数人都能上升至心灵感觉境界。当一个人不需拿日常意识中对美的解释而能欣赏到美感时,这样的艺术作品让人直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美,这才是真正美的艺术作品。
我们把美分作三种存在形式。一种是自然存在之美;另一种是创造之美;最后一种是精神思想心灵之美。
我们说自然存在的都是美!
当我们不是因显我层面中各种有关利益关系的意识使本我定义出美的解释而认同于此种解释中的美时,当我们超出此种狭隘的理解认识时,直接从自己内心深处获得了对美的追求、对心灵活动的刺激特别敏感时,也就是说产生了一种对美的渴望、感受到了美的刺激而产生了对美的冲动时,于是便形成了心中压抑着的美。而当这种心中压抑着的美经意识对现实存在之原型进行加工后创造出来的便是形之于外存在的创造之美。
内涵本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中,美本就在心灵里。当内涵可与禀性相融洽时便是美的冲动与美的对象产生了联系的时候,也即是美的对象激发了美的冲动欲形之于外,从而创造出了心中的美。
自然存在之美,创造之美,精神思想心灵之美充斥于天地之间,蕴藏于内心深处,艺术家及一切爱美、追求美的人是自己内心深处非常敏感地感受到美的冲动的人。当此种美的冲动能够从压抑着的美的状态下化作形之于外的美时便创造了美。是故美是需要创造的。感受美与创造美都同样美!发现美和拥有美亦是美!我们只有先感受到美,发现了美,然后才能创造美。是故美需要寻找外在禀性又需要有内涵!
许多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内涵就是寻找不到禀性从而感受不到美,发现不了美。亦有许多人虽然感受到了美,发现了美,但却不能把美的冲动形之于外创造而仅压抑于心灵,于是便把自己对美的渴望和追求都捆绑住了。当此种压抑常常发生但又总不能把压抑之美兑现为形之于外创造美时,一个人就失去了对美的渴求和对美的追求的热情,逐渐地便麻木了世间所有存在的美及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冲动。是故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着欣赏美和鉴赏美。而最重要的是创造美,只有创造出了美才能激发我们去感受美,去发现美的热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美!